發布時間:2016-10-26 瀏覽次數:4882次 字號:【 大 中 小 】
央廣網烏蘭察布10月20日消息(記者寶音)記者近日在內蒙古烏蘭察布采訪獲悉,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,當地在產業扶貧和精準扶貧中,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,通過當地極具特色和優勢的馬鈴薯、燕麥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,探索盡快脫貧致富的新路子。 察右中旗宏盤鄉農民王根栓,是當地的馬鈴薯種植大戶。他告訴記者,近幾年來他都會種50畝左右的燕麥,因為產量不多基本用于自家食用。去年用了民豐種業的燕麥種后,由原來畝產300斤提高到500斤,同時企業通過“訂單種植”,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農民種植的燕麥,解決農民銷售難題。王根栓的燕麥每畝可以有600元的收益,他正打算擴大燕麥的種植規模。
民豐種業馬鈴薯研究院種薯資源庫
王根栓的計劃并非盲目。烏蘭察布多個旗縣位于陰山南北一帶,氣候、土壤等條件是燕麥生產的天然條件。而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民豐種業,在馬鈴薯種植研究中發現,馬鈴薯常年連作,會導致土壤成分嚴重失衡,病蟲害日益加重。為解決以上問題,公司采用三年科學輪作方式進行馬鈴薯種植,而燕麥是馬鈴薯輪作物的最佳作物選擇之一,同時還具有生育期短、適應性強、耐旱、耐貧瘠等特性。馬鈴薯與燕麥輪作不僅有利于土地整理和土壤保護,而且可以發揮烏蘭察布市適宜大規模種植燕麥的地理優勢,為促進旱作農業發展、提升土地綜合收益、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。
民豐種業公司副總經理張文昌介紹,公司實施
“馬鈴薯+燕麥”雙輪驅動發展戰略,以多種形式與農戶開展扶貧合作項目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。公司現已流轉土地10萬余畝,同時出資近5000萬元為耕地配套了國際最先進的大型噴灌、滴灌等機械化設施,推廣現代化節水灌溉農業。用工優先聘用把土地流轉給公司的農民,確保農民沒地不失業。由于烏蘭察布市貧困縣較多,公司常年堅持為貧困農戶無償提供種薯,現已累計達到15000噸以上,價值3000萬元以上。
馬鈴薯研究院培育出的不同品種
2011年以來,公司先后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,引進國際先進倉儲技術設備,使馬鈴薯的貯藏損耗由原來的20%以上降低至6%以下,保質期長達9個多月。同時還利用倉儲設備開展代儲、收儲業務,為貧困農民解決了銷售難、倉儲難的突出矛盾。目前,民豐已建成總倉儲能力3萬噸的現代化馬鈴薯智能倉儲庫12座,規劃建設具有國際先進馬鈴薯加工工藝設備和技術的5萬噸馬鈴薯速凍薯條、1萬噸薯餅、薯泥生產線,項目達產后對加工專用薯的需求將不斷加大。
先進的倉儲技術使馬鈴薯貯藏損耗降低
張文昌介紹,通過把貧困農民納入到產業開發的鏈條中,使貧困農民分享到了產業開發的成果,最后實現增產減貧。作為龍頭企業,通過創新扶貧方式,以“馬鈴薯+燕麥” 特色優勢產業的雙輪驅動,輻射帶動了大批貧困農戶脫貧致富,累計幫扶貧困農戶2000多戶。
RECOMMEND
地點: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李長慶民豐種業標準示范園區
電話:0474-8986838
網址:www.gmpcn.com.cn
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