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1-09-15 瀏覽次數:2111次 字號:【 大 中 小 】
一、馬鈴薯炭疽病癥狀:
馬鈴薯染病后早期葉色變淡,頂端葉片稍反卷,葉片上出現密集小黑點,葉背小黑點呈現凹陷狀,后全株萎蔫變褐枯死。地下根部染病從地面至薯塊的皮層組織腐朽,易剝落,側根局部變褐,須很壞死,病株易拔出。莖部染病生許多灰色小粒點,莖基部空腔內長很多黑色粒狀菌核。
臨近收獲期時,莖基部出現暗灰色至褐色病斑,不久,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點。根和匍匐莖表面著生或密生小黑點。貯藏后,到了春季,馬鈴薯表面出現直徑2--6mm的圓形至橢圓形凹陷病斑,深度為0.7--1.5mm o,中部臍狀硬結,略微隆起。
二、病原:
Colletotrichum coccodes(Wallr.)Hughes異名C.atramentarium(Berk.et Br.)Taub.稱球炭疽菌,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在寄主上形成球形至不規則形黑色菌核。分生孢子盤黑褐色聚生在菌核上,剛毛黑褐色硬, 頂端較尖,有隔膜l--3個,聚生在分生孢子盤中央。分生孢子梗圓筒形,有時稍彎或有分枝,偶生隔膜,無色或淺褐色。分生孢子圓柱形,單胞無色,內含物顆粒狀。
三、傳播途徑:
主要以菌絲體在種子里或病殘體上越冬,翌春產生分生孢子,借雨水飛濺傳播蔓延。孢子萌發產出芽管,經傷口或直接侵入。生長后期,病斑上產生的粉紅色粘稠物內含大量分生孢子,通過雨水濺射傳到健薯上,進行再侵染。
四、發生規律:
真菌引起的病害。高溫、高濕發病重。雨后太陽天氣發病極為嚴重。
五、預防和治療方案”
預防方案:
種植前
(1)種植前嚴格挑選種薯,實行無病薯種植。
(2)及時清除病殘體。
(3)平整土地,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。
種植后
(1)避免高溫高濕條件出現。
(2)加強田間管理,適時適量澆水施肥,促進植株健壯生長。
收貨時
(1)選擇晴天收獲,禁止在雨天收獲,以免拖泥帶水。
(2)采用機械收獲或人工收獲方法進行,收獲時應盡量避免對塊莖外部造成的損傷。
(3)種薯收獲后需要晾曬,使塊莖體內水分有效蒸發和表皮進一步老化增厚,便于裝袋、運輸、儲藏。
(4)對收獲的種薯進行分揀,剔除爛、破、病薯,以保證種薯的質量,并做好貯藏管理。
治療方案:
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,可選用25%炭特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 80%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。也可使用博邦80g ,百菌清 120g 。
方法:氨基寡糖素20g,信生25g,噴施寶40g。
RECOMMEND
地點: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李長慶民豐種業標準示范園區
電話:0474-8986838
網址:www.gmpcn.com.cn
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